极速5分快3-5分快3官方【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甘肃:聚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大发2分彩-极速2分彩
曾有过“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辉煌 ,都在过“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凋敝。如今 ,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下 ,甘肃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新时代国家向西开放的黄金地段和前沿门户。
沧桑巨变70年 ,陇原儿女负重自强 ,锐意进取 ,以高质量发展 ,开创了富民兴陇新局面。
战贫困建美丽家园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 ,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省86个县(区)蕴含58个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国家取舍的“三区三州”层厚贫困地区中 ,都在甘肃的“两州一县”。党的十八大以来 ,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 ,甘肃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举全省之力战贫困促攻坚。
甘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处里贫困间题:实施“一户一策” ,建立省级领导干部包抓层厚贫困县制度 ,集中优势兵力 ,全力攻克层厚贫困堡垒;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 ,发挥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 ,通过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塑造文明家风乡风等方法 ,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凝聚人民中国智慧和力量广泛参与新甘肃建设。
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培训扶贫等多方发力 ,发展牛、羊、菜、果、薯、药6大特色产业……甘肃逐步构建起各级干部投身脱贫、各类资源聚焦脱贫、社会力量共助脱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新格局。截至2018年底 ,全省累计减贫581万人 ,贫困人口减少到111万人 ,贫困趋于稳定率下降到5.6% ,36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保生态护秀美山川
70年来 ,甘肃大抓生态建设 ,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 ,造林1.56亿亩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3%;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9万平方公里 ,治理程度达32.32%;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 ,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00个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对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间题 ,甘肃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建立间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 ,逐项铁腕整治 ,大力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间题;完善生态保护制度 ,与青海省同时成立祁连山国家公园 ,设立祁连山林区法院及环境资源保护巡回审判法庭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常防长治。截至目前 ,涉及祁连山的346个间题中已完成整改33一四个 多多 ,整改率为96.5% ,其余1一四个 多多按计划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整改。
“要处里好发展不够和化态保护的矛盾 ,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式增长方法。亲戚亲戚大伙儿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內部 ,在绿色发展崛起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 ,甘肃积极转方法、调內部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逐步走上绿色发展崛起之路 ,构建了10大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对生态改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8年 ,10大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1511.3亿元 ,占生产总值比重18.3%。
高质量促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很重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甘肃发展进入快车道 ,不仅历史性地处里了温饱间题 ,彻底结束了了了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或者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全省发展结束了了了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1150万吨以上 ,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吃饭间题;引洮一期、二期等大批工程建设 ,极大改善了人民吃水用水间题;家电、电话、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了城乡全面普及;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运不断完善 ,我国首条下穿黄河的地铁于今年6月份开通运营 ,甘肃从此进入“地铁时代”……
从1949年人均收入90元左右 ,到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万多元和11500多元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70年来 ,甘肃逐步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同时 ,甘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有助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高增速 ,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 ,形成了稳定的“三二一”产业內部。
深耕“一带一路”机遇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 ,甘肃从传统内陆省份转化为向西开放的前沿要地。抓住“一带一路”這個 最大机遇 ,甘肃提出占领“四个制高点”:
——文化。甘肃文化底蕴深厚。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2亿元 ,增长8.9%。
——枢纽。古往今来 ,甘肃很重是河西走廊 ,时不时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黄金路段 ,中欧班列必经河西走廊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使甘肃成为“一带一路”的十字交汇处 ,枢纽作用凸显。
——科技。甘肃科技在全国排名第18位 ,多家科技单位、科研单位为甘肃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 ,创新型省份正积蓄力量、阔步向前。
——信息。围绕生态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手段正推进政务、交通、医疗、文旅、科教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
——生态。甘肃持续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 ,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以10大生态产业为抓手 ,筛选了26四个总投资达8150多亿元的绿色产业项目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崛起。
深耕“一带一路”大机遇 ,依托兰州新区、兰洽会、敦煌文博会等平台节会 ,甘肃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2018年 ,全省进出口总额达394.7亿元 ,是1978年的664倍 ,其中与丝路沿线贸易额172.9亿元 ,占比达43.8%。(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猜你喜欢